天问

android阿里面试题锦集20170320

前几天突然就经历了阿里android实习内推的电面,感觉有好多以前看过的东西都忘记了,然后又复习了一下,找了很多阿里的面经总结了一下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,下面的知识点大多出自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,而且很多都是我自己的总结,方便自己记忆,如果想深入可以去看看这本书。

1.安卓事件分发机制,请详细说下整个流程

事件分发(面试).png

2.安卓view绘制机制和加载过程,请详细说下整个流程

  • 1.ViewRootImpl会调用performTraversals(),其内部会调用performMeasure()、performLayout、performDraw()。
  • 2.performMeasure()会调用最外层的ViewGroup的measure()-->onMeasure(),ViewGroup的onMeasure()是抽象方法,但其提供了measureChildren(),这之中会遍历子View然后循环调用measureChild()这之中会用getChildMeasureSpec()+父View的MeasureSpec+子View的LayoutParam一起获取本View的MeasureSpec,然后调用子View的measure()到View的onMeasure()-->setMeasureDimension(getDefaultSize(),getDefaultSize()),getDefaultSize()默认返回measureSpec的测量数值,所以继承View进行自定义的wrap_content需要重写。
  • 3.performLayout()会调用最外层的ViewGroup的layout(l,t,r,b),本View在其中使用setFrame()设置本View的四个顶点位置。在onLayout(抽象方法)中确定子View的位置,如LinearLayout会遍历子View,循环调用setChildFrame()-->子View.layout()。
  • 4.performDraw()会调用最外层ViewGroup的draw():其中会先后调用background.draw()(绘制背景)、onDraw()(绘制自己)、dispatchDraw()(绘制子View)、onDrawScrollBars()(绘制装饰)。
  • 5.MeasureSpec由2位SpecMode(UNSPECIFIED、EXACTLY(对应精确值和match_parent)、AT_MOST(对应warp_content))和30位SpecSize组成一个int,DecorView的MeasureSpec由窗口大小和其LayoutParams决定,其他View由父View的MeasureSpec和本View的LayoutParams决定。ViewGroup中有getChildMeasureSpec()来获取子View的MeasureSpec。
  • 6.三种方式获取measure()后的宽高:
  • 1.Activity#onWindowFocusChange()中调用获取
  • 2.view.post(Runnable)将获取的代码投递到消息队列的尾部。
  • 3.ViewTreeObservable.

3.activty的加载过程 请详细介绍下:

  • 1.Activity中最终到startActivityForResult()(mMainThread.getApplicationThread()传入了一个ApplicationThread检查APT)
    ->Instrumentation#execStartActivity()和checkStartActivityResult()(这是在启动了Activity之后判断Activity是否启动成功,例如没有在AM中注册那么就会报错)
    ->ActivityManagerNative.getDefault().startActivity()(类似AIDL,实现了IAM,实际是由远端的AMS实现startActivity())
    ->ActivityStackSupervisor#startActivityMayWait()
    ->ActivityStack#resumeTopActivityInnerLocked
    ->ActivityStackSupervisor#realStartActivityLocked()(在这里调用APT的scheduleLaunchActivity,也是AIDL,不过是在远端调起了本进程Application线程)
    ->ApplicationThread#scheduleLaunchActivity()(这是本进程的一个线程,用于作为Service端来接受AMS client端的调起)
    ->ActivityThread#handleLaunchActivity()(接收内部类H的消息,ApplicationThread线程发送LAUNCH_ACTIVITY消息给H)
    ->最终在ActivityThread#performLaunchActivity()中实现Activity的启动完成了以下几件事:
  • 2.从传入的ActivityClientRecord中获取待启动的Activity的组件信息
  • 3.创建类加载器,使用Instrumentation#newActivity()加载Activity对象
  • 4.调用LoadedApk.makeApplication方法尝试创建Application,由于单例所以不会重复创建。
  • 5.创建Context的实现类ContextImpl对象,并通过Activity#attach()完成数据初始化和Context建立联系,因为Activity是Context的桥接类,
    最后就是创建和关联window,让Window接收的事件传给Activity,在Window的创建过程中会调用ViewRootImpl的performTraversals()初始化View。
  • 6.Instrumentation#callActivityOnCreate()->Activity#performCreate()->Activity#onCreate().onCreate()中会通过Activity#setContentView()调用PhoneWindow的setContentView()
    更新界面。

4.Activity的启动模式:

  • 1.standard:默认标准模式,每启动一个都会创建一个实例,
  • 2.singleTop:栈顶复用,如果在栈顶就调用onNewIntent复用,从onResume()开始
  • 3.singleTask:栈内复用,本栈内只要用该类型Activity就会调到栈顶复用,从onResume()开始
  • 4.singleInstance:单例模式,除了3中特性,系统会单独给该Activity创建一个栈,

5.Activity缓存方法:

  • 1.配置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,横屏变竖屏:在onStop之前会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()保存数据在重建Activity之后,会在onStart()之后调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(),并把保存下来的Bundle传给onCreate()和它会默认重建Activity当前的视图,我们可以在onCreate()中,回复自己的数据。
  • 2.内存不足杀掉Activity,优先级分别是:前台可见,可见非前台,后台。

6.Service的生命周期,两种启动方法,有什么区别:

  • 1.context.startService() ->onCreate()- >onStart()->Service running-->(如果调用context.stopService() )->onDestroy() ->Service shut down
  • 1.如果Service还没有运行,则调用onCreate()然后调用onStart();
  • 2.如果Service已经运行,则只调用onStart(),所以一个Service的onStart方法可能会重复调用多次。
  • 3.调用stopService的时候直接onDestroy,
  • 4.如果是调用者自己直接退出而没有调用stopService的话,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。该Service的调用者再启动起来后可以通过stopService关闭Service。
  • 2.context.bindService()->onCreate()->onBind()->Service running-->onUnbind() -> onDestroy() ->Service stop
  • 1.onBind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接口实例,IBind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,比如得到Service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。
  • 2.这个时候会把调用者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,Context退出了,Service就会调用onUnbind->onDestroy相应退出。
  • 3.所以调用bindService的生命周期为:onCreate --> onBind(只一次,不可多次绑定) --> onUnbind --> onDestory。

7.怎么保证service不被杀死

  • 1.提升service优先级
  • 2.提升service进程优先级
  • 3.onDestroy方法里重启service

8.广播的两种注册方法,有什么区别。

  • 1.静态注册:如果有广播信息来,你写的广播接收器同样的能接受到,比如系统的一些广播。
  • 2.动态注册:当应用程序结束了,广播自然就没有了,一些自己定义的广播

9.Intent可以传递哪些数据类型

  • 1.Serializable
  • 2.charsequence: 主要用来传递String,char等
  • 3.parcelable
  • 4.Bundle

10.Json有什么优劣势

  • 1.JSON的速度要远远快于XML
  • 2.JSON相对于XML来讲,数据的体积小
  • 3.JSON对数据的描述性比XML较差

11.动画有哪几类,各有什么特点:

  • 1.动画的基本原理:其实就是利用插值器和估值器,来计算出各个时刻View的属性,然后通过改变View的属性来,实现View的动画效果。
  • 2.View动画:只是影像变化,view的实际位置还在原来的地方。
  • 3.帧动画是在xml中定义好一系列图片之后,使用AnimationDrawable来播放的动画。
  • 4.View的属性动画:
  • 1.插值器:作用是根据时间的流逝的百分比来计算属性改变的百分比
  • 2.估值器:在1的基础上由这个东西来计算出属性到底变化了多少数值的类

12.Handler、Loop消息队列模型,各部分的作用。

  • 1.MessageQueue:读取会自动删除消息,单链表维护,在插入和删除上有优势。在其next()中会无限循环,不断判断是否有消息,有就返回这条消息并移除。
  • 2.Looper:Looper创建的时候会创建一个MessageQueue,调用loop()方法的时候消息循环开始,loop()也是一个死循环,会不断调用messageQueue的next(),当有消息就处理,否则阻塞在messageQueue的next()中。当Looper的quit()被调用的时候会调用messageQueue的quit(),此时next()会返回null,然后loop()方法也跟着退出。
  • 3.Handler:在主线程构造一个Handler,然后在其他线程调用sendMessage(),此时主线程的MessageQueue中会插入一条message,然后被Looper使用。
  • 4.系统的主线程在ActivityThread的main()为入口开启主线程,其中定义了内部类Activity.H定义了一系列消息类型,包含四大组件的启动停止。

13. 怎样退出终止App:自己设置一个Activity的栈,然后一个个finish()。

14. Android IPC:Binder原理

  • 1.在Activity和Service进行通讯的时候,用到了Binder。
  • 1.当属于同个进程我们可以继承Binder然后在Activity中对Service进行操作
  • 2.当不属于同个进程,那么要用到AIDL让系统给我们创建一个Binder,然后在Activity中对远端的Service进行操作。
  • 2.系统给我们生成的Binder:
  • 1.Stub类中有:接口方法的id,有该Binder的标识,有asInterface(IBinder)(让我们在Activity中获取实现了Binder的接口,接口的实现在Service里,同进程时候返回Stub否则返回Proxy),有onTransact()这个方法是在不同进程的时候让Proxy在Activity进行远端调用实现Activity操作Service
  • 2.Proxy类是代理,在Activity端,其中有:IBinder mRemote(这就是远端的Binder),两个接口的实现方法不过是代理最终还是要在远端的onTransact()中进行实际操作。
  • 3.哪一端的Binder是副本,该端就可以被另一端进行操作,因为Binder本体在定义的时候可以操作本端的东西。所以可以在Activity端传入本端的Binder,让Service端对其进行操作称为Listener,可以用RemoteCallbackList这个容器来装Listener,防止Listener因为经历过序列化而产生的问题。
  • 4.当Activity端向远端进行调用的时候,当前线程会挂起,当方法处理完毕才会唤醒。
  • 5.如果一个AIDL就用一个Service太奢侈,所以可以使用Binder池的方式,建立一个AIDL其中的方法是返回IBinder,然后根据方法中传入的参数返回具体的AIDL。
  • 6.IPC的方式有:Bundle(在Intent启动的时候传入,不过是一次性的),文件共享(对于SharedPreference是特例,因为其在内存中会有缓存),使用Messenger(其底层用的也是AIDL,同理要操作哪端,就在哪端定义Messenger),AIDL,ContentProvider(在本进程中继承实现一个ContentProvider,在增删改查方法中调用本进程的SQLite,在其他进程中查询),Socket

15.android的优化

16.一个singleton如何实现线程的同步问题

  • 1.单例类确保自己只有一个实例(构造函数私有:不被外部实例化,也不被继承)。
  • 2.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实例。
  • 3.单例类必须为其他对象提供唯一的实例。

17.android重要术语解释

  • 1.ActivityManagerServices,简称AMS,服务端对象,负责系统中所有Activity的生命周期
  • 2.ActivityThread,App的真正入口。当开启App之后,会调用main()开始运行,开启消息循环队列,这就是传说中的UI线程或者叫主线程。与ActivityManagerServices配合,一起完成Activity的管理工作
  • 3.ApplicationThread,用来实现ActivityManagerService与ActivityThread之间的交互。在ActivityManagerService需要管理相关Application中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时,通过ApplicationThread的代理对象与ActivityThread通讯。
  • 4.ApplicationThreadProxy,是ApplicationThread在服务器端的代理,负责和客户端的ApplicationThread通讯。AMS就是通过该代理与ActivityThread进行通信的。
  • 5.Instrumentation,每一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Instrumentation对象,每个Activity内都有一个对该对象的引用。Instrumentation可以理解为应用进程的管家,ActivityThread要创建或暂停某个Activity时,都需要通过Instrumentation来进行具体的操作。
  • 6.ActivityStack,Activity在AMS的栈管理,用来记录已经启动的Activity的先后关系,状态信息等。通过ActivityStack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新的进程。
  • 7.ActivityRecord,ActivityStack的管理对象,每个Activity在AMS对应一个ActivityRecord,来记录Activity的状态以及其他的管理信息。其实就是服务器端的Activity对象的映像。
  • 8.TaskRecord,AMS抽象出来的一个“任务”的概念,是记录ActivityRecord的栈,一个“Task”包含若干个ActivityRecord。AMS用TaskRecord确保Activity启动和退出的顺序。如果你清楚Activity的4种launchMode,那么对这个概念应该不陌生。

18.理解Window和WindowManager

  • 1.Window用于显示View和接收各种事件,Window有三种类型:应用Window(每个Activity对应一个Window)、子Window(不能单独存在,附属于特定Window)、系统window(Toast和状态栏)
  • 2.Window分层级,应用Window在1-99、子Window在1000-1999、系统Window在2000-2999.WindowManager提供了增删改View三个功能。
  • 3.Window是个抽象概念:每一个Window对应着一个View和ViewRootImpl,Window通过ViewRootImpl来和View建立联系,View是Window存在的实体,只能通过WindowManager来访问Window。
  • 4.WindowManager的实现是WindowManagerImpl其再委托给WindowManagerGlobal来对Window进行操作,其中有四个List分别储存对应的View、ViewRootImpl、WindowManger.LayoutParams和正在被删除的View
  • 5.Window的实体是存在于远端的WindowMangerService中,所以增删改Window在本端是修改上面的几个List然后通过ViewRootImpl重绘View,通过WindowSession(每个应用一个)在远端修改Window。
  • 6.Activity创建Window:Activity会在attach()中创建Window并设置其回调(onAttachedToWindow()、dispatchTouchEvent()),Activity的Window是由Policy类创建PhoneWindow实现的。然后通过Activity#setContentView()调用PhoneWindow的setContentView。

19.Bitmap的处理:

  • 1.当使用ImageView的时候,可能图片的像素大于ImageView,此时就可以通过BitmapFactory.Option来对图片进行压缩,inSampleSize表示缩小2^(inSampleSize-1)倍。
  • 2.BitMap的缓存:
  • 1.同步加载只创建一个线程然后按照顺序进行图片加载
  • 2.异步加载使用线程池,让存在的加载任务都处于不同线程
  • 3.为了不开启过多的异步任务,只在列表静止的时候开启图片加载
  • 1.使用LruCache进行内存缓存。
  • 2.使用DiskLruCache进行硬盘缓存。
  • 3.实现一个ImageLoader的流程:同步异步加载、图片压缩、内存硬盘缓存、网络拉取

20.综合技术:

  • 1.CrashHandler:获取app crash的信息保存在本地然后在下一次打开app的时候发送到服务器。
  • 2.multidex解决方法数过大的问题

21.如何实现一个网络框架(参考Volley)

  • 1.缓存队列,以url为key缓存内容可以参考Bitmap的处理方式,这里单独开启一个线程。
  • 2.网络请求队列,使用线程池进行请求。
  • 3.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返回值的解析如String,Json,图片等等。

22.ClassLoader的基础知识:

  • 1.双亲委托:一个ClassLoader类负责加载这个类所涉及的所有类,在加载的时候会判断该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过,然后会递归去他父ClassLoader中找。
  • 2.可以动态加载Jar通过URLClassLoader
  • 3.ClassLoader 隔离问题 JVM识别一个类是由:ClassLoader id+PackageName+ClassName。
  • 4.加载不同Jar包中的公共类:
  • 1.让父ClassLoader加载公共的Jar,子ClassLoader加载包含公共Jar的Jar,此时子ClassLoader在加载公共Jar的时候会先去父ClassLoader中找。(只适用Java)
  • 2.重写加载包含公共Jar的Jar的ClassLoader,在loadClass中找到已经加载过公共Jar的ClassLoader,也就是把父ClassLoader替换掉。(只适用Java)
  • 3.在生成包含公共Jar的Jar时候把公共Jar去掉。

23.插件化框架描述:dynamicLoadApk为例子

  • 1.可以通过DexClassLoader来对apk中的dex包进行加载访问
  • 2.如何加载资源是个很大的问题,因为宿主程序中并没有apk中的资源,所以调用R资源会报错,所以这里使用了Activity中的实现ContextImpl的getAssets()和getResources()再加上反射来实现。
  • 3.由于系统启动Activity有很多初始化动作要做,而我们手动反射很难完成,所以可以采用接口机制,将Activity的大部分生命周期提取成接口,然后通过代理Activity去调用插件Activity的生命周期。同时如果像增加一个新生命周期方法的时候,只需要在接口中和代理中声明一下就行。
  • 4.缺点:
  • 1.慎用this,因为在apk中使用this并不代表宿主中的activity,当然如果this只是表示自己的接口还是可以的。除此之外可以使用that代替this。
  • 2.不支持Service和静态注册的Broadcast
  • 3.不支持LaunchMode和Apk中Activity的隐式调用。

24.热修复:Andfix为例子

  • 1.大致原理:apkpatch将两个apk做一次对比,然后找出不同的部分。可以看到生成的apatch了文件,后缀改成zip再解压开,里面有一个dex文件。通过jadx查看一下源码,里面就是被修复的代码所在的类文件,这些更改过的类都加上了一个_CF的后缀,并且变动的方法都被加上了一个叫@MethodReplace的annotation,通过clazz和method指定了需要替换的方法。然后客户端sdk得到补丁文件后就会根据annotation来寻找需要替换的方法。最后由JNI层完成方法的替换。
  • 2.无法添加新类和新的字段、补丁文件很容易被反编译、加固平台可能会使热补丁功能失效
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yoqi.me/?p=2786
扫我捐助哦
喜欢 0

这篇文章还没有评论

发表评论